我们对其童年所知甚少,只知道他好像很小的时候就对道教很感兴趣,这可能与其家乡靠近龙虎山有关。龙虎山从十一世纪开始便成为了道教中心,张正常的后代均聚居于此(见张正常传)。方从义入混成院成为道士,跟随前辈大师习长生之道;后来,他还成立了一个社团,成员中包括张孟循和卢伯良。
方从义年少时便受到关注。1338年,他完成了一幅名为《云林图》的画作,描绘的是其“老友”危素(见该传)过去经常隐居修行之地,此地位于临川山间一片僻静之处,现已失传。此画为方从义赢得了同代人的赞美:如陈旅(1288-1343年)、虞集(1272-1348年)、柯九思(见朱权传)和道士张雨(1277-1348年),他们都曾为这幅画题词。除了上述这些人,方从义还和大都(元朝都城)的很多文人墨客交游,成为挚友,大约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他经436常居留于大都与友人往来切磋。其中龙虎山道七张彦辅曾为方从义作的《圣井山图》(圣井山靠近龙虎山),由危素和余阙(1303-1358年)题词,以表方从义的高尚品格。众所周知,方从义来大都并不为谋求官职,而是意在展示其艺术创作的天赋、才华。北游期间,为获得创作灵感,他也曾游历一些名山大川。
方从义可能于十四世纪五十年代返回贵溪,在上清官当了道长。上清宫是龙虎山上一个主要的道观,他一直在此居住至1375年。这些年间,他结交了很朋友,尤其是一些著名的道教信徒如邓愈和常遇春(见诸传)。此外,元末明初的一些文人墨客也与其交好,都曾为他写诗,其中有李存(字明远,卒于I377年)、高启、张羽(见渚传)、郑真(字千之,号荥阳外史,1372年中举人)和高平(见林鸿传),据说,方从义亦擅诗文,但是目前来看,他除了有几首诗收入于《元诗选》外,没有其他作品存留于世,在书法上,他工于古篆、隶书和草书,可从其绘画作品的题字中见出.
方从义善画,又兼工诗文、书法。其画初师董源、巨然、米芾,又学赵孟頫、高克恭之法。晚年生活在福建光泽。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