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舍文化

登录

时讯 | 中国美协专家组莅临河南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创作

2024-01-20 22:54:16

阅读 912

来源:大河美术报

分享至:

e3a63387450db2203abc4a79db51276d_17056299606343168.jpg

中国美术家协会专家组莅临河南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创作座谈会现场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题材过往有很多人画,也有很多经典作品。如何反映现代化河南农业发展新成就,结合时代创作出新意是关键。”

“条屏存在的意义是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如果三块内容相似甚至雷同,条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对于人物画来说,面部表情的细节非常重要,画自己或者普通人可能难以引起共鸣,但如果画的是家喻户晓的名人,或许更吸引眼球。”

……

   1月18日上午,中国美术家协会专家组一行10余人,冒严寒、踏瑞雪来到河南,对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进行调研指导。

    在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的带领下,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为副组长,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平,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何加林,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夏荷生,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于小冬,北京市美协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赵培智,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版画专业委员会主任杨越,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副主任董竟成,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网络信息处干部赵天宁,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活动管理处干部逄羽一行,一大早就来到郑州升达艺术馆,观摩了解河南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创作情况,与现场的300余名作者进行交流,并指出具体修改建议。

fee4df14e4fda21c1c1d1e7b310fcc09_17056299824607191.jpg

479dce72cef59525bccea2cd708245bb_17056299929043470.jpg

中国美协专家现场指导创作


现场观摩环节,专家组分为三组,对河南作者创作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粉彩、壁画、漆画等画种共300多件作品进行指导,聆听作者的创作思路,从创作理念、主题把握、表现技法等方面进行现场点评,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deebf29ef51ff78ea2bc7ff128454bd1_17056300152485730.jpg

327c5551dfaefb446aa7c9edd5d63ea6_17056300256961561.jpg

观摩指导现场

在随后召开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专家组莅临河南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创作座谈会”上,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致欢迎辞,范迪安、周京新等分别发表讲话,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平介绍了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相关情况。座谈会由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明主持。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美协主席刘杰,河南省美协副主席魏小杰、丁昆、桂行创、李健强、白金尧、陈文利、沈钊昌、武金勇、徐立新,河南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主任袁汝波,河南省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程兆星,河南省美协工笔画艺委会主任杨健生,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执行院长王晓予,郑州美术学院校长石品,信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邹东升等省内高校美院负责人、各地市美协负责人、美术工作者和作者代表300余人参加活动。

afb7421ba4508c723a00ba685d31d7dd_17056300722888929.jpg

方启雄致欢迎辞 

方启雄代表河南省文联向中国美协专家的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方启雄表示,专家组一行的到来,令河南美术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新时代文艺工作坚持“两个结合”,就是要根植广袤的中国大地和悠久的中华文明,观照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推动文艺气象一新、格局一新、境界一新。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对全国美展高度重视,美术工作者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备战工作中,着力推出一批彰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中原特质的精品力作,力争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取得佳绩。

8b8ae792fd0155a8ea801f4b62e34c0d_17056300823951856.jpg

范迪安讲话 (丁友明 摄)

范迪安对河南美术界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组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河南是美术大省、美术强省,几代河南艺术家用精品力作书写了河南美术发展不同阶段的绚丽篇章,形成了有影响力的标杆式的示范作用。在此次全国美展的组织工作中,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美协高度关心重视,一同推动全国美展的具体筹备,为促进河南美术的总体发展,把握住了参加全国美展的重要契机。

观摩今天的作品,范迪安认为,画家们积极备战、全情投入的创作状态值得肯定。不过,参与全国美展的作品,尤其是冲击获奖的作品,要体现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新高度。他建议:第一,要明确作品构思立意。艺术创作要从自身体验有感而做,还要有深入的理性思考。通过进一步深入生活,搜寻资料,精心编排营造画面,使作品所表达的主题立意更加鲜明,但又不过于晦涩。新时代中国的社会景观和现实生活十分丰富,文旅、生产、乡村、科技都可以成为表现的主题。这就要求大家真正去往现场,产生更深刻的体会,寻找更典型的场景,同时像导演安排舞台一样,理性分析安排画面。第二,在形象塑造、画面结构语言上,要进一步推敲。距离投稿还有两个多月,不要画得太快,而要构思好了再下笔,让自己始终保持在一个鲜活的、每天都有冲动的状态中,这样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会更加充分。第三,要时刻注意图像时代带来的挑战和危害,避免在具象表现上过于照片化,在造型上过于概念化、雷同化、模式化。美术创作当然可以使用各类资源素材,但创作一定要从艺术造型的手法和目标出发,使素材“为我所用”,而不是被素材牵着走,变成和相机一样的机械的还原。从图像世界的被动状态转为主动状态,才能使作品更具时代性,带来视觉上的共鸣和情感的共情。

c850f180bfe7dd0f7dfd6cd12dca4f08_17056300944678053.jpg

周京新讲话

周京新评价道,从现场作品中,可以看出河南中国画家基本功扎实,在笔墨技法等方面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同时,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全国美展不是命题式的展览,作者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使作品的主题从寓意的表现性延展到语言的创作上来。在全国美展等展览中,最忌讳画照片,不仅容易造成侵权,也无法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二是,几乎所有评委在点评作品时,都希望能看到立意深刻、题材新颖、技法巧妙的作品,能反映新时代、表现新气象的作品。创作没有捷径,不要趋同,更不要去找热门技法和题材。

f9c0f5a09e163eeaaf6711cf458d5089_17056301055267469.jpg

王平讲话

王平介绍了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有关情况。他表示,相对于往届,本届全国美展的时间有所提前,征稿尺寸也有所变化。奖项设置方面,获奖数量也有所增加,为更多美术家提供了获奖机会。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现场作品可以看出,河南美术工作者能自觉用画笔描绘河南的风土人情,从形式和语言方面来讲,河南画家作品面貌多样,能看出娴熟技巧和扎实功底。在现场进行交流,对于画家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改进完善作品的机会。

c88992fbba3eb1df43dee874df16a3fe_17056301177089002.jpg

李明主持

座谈会上,何加林、夏荷生、于小冬、赵培智、杨越等人分别从中国画、油画、版画等角度,对河南备战全国美展作品进行了点评指导。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国画、油画还是版画,在主题观念、作品内容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雷同。河南是文化大省,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美术工作者要主动将其融入作品,使作品有独特的新意。画家尤其是年轻人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思路,在相对鲜明的构思立意指导下,笔墨技法和造型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53bd560d13e7d4f3bdc1024e2682c2ba_17056301352168226.jpg

86b68c7b3c188d23eb70f30363015b05_17056301791744703.jpg

刘杰讲话

刘杰代表河南省美协向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中国美协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为河南的美术创作和备战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鼓舞。此次观摩指导活动,对河南美术工作者全面冲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具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对河南美术创作水平提升、美术队伍建设、美术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河南省美协将按照范迪安主席所提的工作要求,结合各位专家所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总结、逐条对照,优化方案、加强培训,进一步打磨、完善作品,力争拿出更多反映时代、反映河南创作水准的高质量创作,在全国美展上斩获奖项,并以本届美展为契机,推动河南美术创作队伍建设和河南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e2f3e7729e4af411dd328d84ce601d29_17056301961924329.jpg

观摩指导现场

河南美术工作者、作者代表们十分珍惜同专家交流学习的机会,在一上午的观摩过程中积极向专家请教。聆听专家建议后,他们纷纷表示,专家们的点评令他们受益匪浅,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参展信心,更明确了他们的创作方向。接下来,他们将结合专家建议,利用好最后2个多月,努力打磨作品,力争拿出更高水准的作品,以实际行动为河南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文、图/郑广伟 王岗飞 王玺)

e254118aecbd9c62c298a8e63c005411_17056302364008573.jpg

5c9b62308c511c105a9c7548745716f5_17056302367400053.jpg

现场合影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亨舍文化的立场,也不代表亨舍文化的价值判断。
未经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登录/注册